
10月14日,中国开始向美国船舶征收特殊港口费,以回应美国对中国船舶征收额外港口费。据报道,美国梅森航运公司的集装箱船“Manukai”号成为第一艘被收取该费用的船舶。该船于10月13日抵达宁波,在中国特殊港口收费发生当日装货,收取费用446万元后前往上海。尽管该事件尚未得到官方证实,但业内普遍认为,这是中国港口发生特殊收费以来的首例。港口费争议是由美国总统特朗普引发的。在他决定对停靠美国港口的中国制造和中国船舶征收关税后,中国还宣布对停泊在美国港口的带有美国元素(例如悬挂美国国旗、美国制造、拥有、参与或经营的美国公司)的船舶征收特别关税。按照具体收费方面,美国收费标准为每净吨50美元,而中国初步收费为每净吨400元人民币,计划到2028年提高到每净吨1120元人民币。每个航次将收取同样的费用,每年最多收取五次。据测算,一艘3.5万吨汽车运输船每年停靠美国港口一次,成本为560万美元。由于中国港口通常服务于20万吨及以上的大型散货船,所涉及的成本可能要高得多。美国海事咨询公司Cavalier Shipping的负责人James Lightburn认为,美国港口费用的影响有限。到2024年,全球船舶将停靠港口总计85,735次,其中只有254次属于美国收费范围。英国咨询公司负责人菲利普·达马斯(Philip Damas)估计,只有约11%的往返美国的集装箱船会受到影响。相比之下,中国的反制措施影响更广泛。由于复杂且大多数航运公司的所有权结构不明确,目前尚无法完全估计影响范围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欧洲航运代表表示,中国确实在向股东施压。许多公司在国际交易所上市,并且可能有美国投资者。因此,即使两套规则看起来相似,中国措施的实际影响可能更大。